量化与监测,管理银行的对公客户体验
交互设计 • 视觉设计
背景&挑战
招商银行为顺应“以金融科技为核心动力,打造最佳客户体验银行”的战略需求及目标,塑造与巩固对公业务差异化优势,建立体系化标签库及监测模型,邀请UIMAX团队提供全面的用户体验设计服务,共同打造对公客户体验监测系统平台。
由于项目的特殊性,涉及多个团队参与协作,我们更需要体系化思考产品、用户、场景、业务之间的关系,快速响应新需求、新变化,加速产品成功落地。如何用创新产品思维将指标数据信息进行设计转化,建立线上化体验管理系统平台,是UIMAX团队在整个项目中面临的重大挑战。
可量化,建体系
体验管理的工作不能光凭感觉、凭经验来做,不可量化就不可管理,用户体验优化工作的持续推动必须以数据驱动为基础。UIMAX与其他协作团队利用招行成熟的数据应用基础设施,基于业务逻辑和客户场景,进行深度调研梳理,结合业务经营数据、行为埋点数据、客户评价数据、疑难投诉数据等构建了客户体验综合评价体系,对各项业务的客户体验进行量化。围绕用户体验度建立了一套常态化、系统化、自动化的监测和运营指标,用标准化的数据指标度量对公产品、服务和渠道服务体验,实现监测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闭环流程。形成统一的量化监测体系标准,连通对公各系统与相关部门,提升全流程服务能力。
理关系,构模型
为全面反映客户真实体验,精准定位问题归因,满足多层级用户监测管理需求,建立了立体化产品信息架构。招行对公体系拥有复杂的部门设置以及众多的产品种类,不同的管理角色对产品业务的关注视角也不同,如何让多层级用户通过系统产品达到监测诊断目标,需要理清数据指标、客户类型,以及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关系,构建产品顶层设计模型。
• 既有主观评价,也有客观数据:主观数据反映客户意愿与意图;客观数据反映客户实际行为;主、客观相互印证,便于归因与预测
• 既有客户视角,也有客户经理视角:客户反馈代表银行服务体验,协助识别问题;客户经理既是客户也是用户,能反馈补充客户看不见但真实影响体验的痛点
• 既有全旅程展示,也有重要业务环节微旅程数据:旅程分数反映产品/渠道的整体体验;微旅程帮助确定痛点,明确改进方向和优先级
明需求,重体验
UIMAX体验团队认为,系统产品要着重关注用户的体验需求,线上化高效获取数据信息,快速精准解析定位问题归因,才能更好地满足背后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。不同的项目执行角色,看待产品体验的视角具有差异性,设计体验团队更加关注产品整体用户体验和功能流程闭环。
每个业务产品都有它的核心目标,通过体系化拆解形成众多量化数据指标,再产品体验化重组更好地反映业务、系统、产品的健康状态。UIMAX团队与各协作团队进行深入的业务梳理后,结合用户使用产品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,基于数据指标体系模型,建立有效的产品功能体验架构,最终成为了体验监测系统业务链条结构化分析的有效支撑。
可视化,助决策
体验监测系统中,“数据信息” 是支撑起整个系统框架的底层基础,实现产品功能的核心因素。将收集的原始数据信息,通过信息设计二次加工,转化为可视化的视觉形式,直观高效传递信息数据,提高业务团队数据分析效率,给予上层管理准确决策助力。
在进行可视化设计任务时,我们分别从业务背景、产品分析、用户特征、数据属性4个角度切入探索,进而聚焦用户目标和设计目标,设计出合适准确的图表类型、视觉表现,以及交互框架,形成一套有效可复用的可视化解决方案,提高设计效能,降低用户对复杂信息的认知成本,打造最佳体验设计。
成果及展望
通过UIMAX团队与行内外各团队之间不断努力协作推进,共同构建了由数据驱动、以产品持续创新为目标的体验管理体系,成功完成了对公客户体验监测系统的MVP版本工作阶段,顺利进行着1.0版本持续新增产品及迭代优化工作,目前系统也已成为招行对公业务团队必不可少的数据监测平台。
未来,招行银行继续携手UIMAX设计体验团队,持续推进更多的对公业务产品成为监测体系中的一环,不断优化体验监测系统产品体验,向着“最佳客户体验银行”战略目标奋勇迈进。

更多案例